超肥,幾層下巴,可愛死了。
油畫村其實是個批發畫的地方,Monet、Klimt、Da Vinci的仿製畫無處不在,諸如拿破倫加冕、英式鄉郊畫、經典旅遊景點@經典拍攝角度畫等比比皆是。最誇張的是那些希臘時代的宗教畫或歐洲貴族畫的仿製品均配以鑲幾層金邊的厚金色或古銅色木框,畫框足有畫一半大小,甚至有貴族風格(簡直是Louis-Quinze式、Elizabethan)的手繪屏風,非常金雕玉砌。同行有人說外國人喜歡買這類題材這種裝潢的畫,我說是中國人崇洋以為有幅洋畫在家有氣派有品味,如果是做外國人生意就應該畫面譜、少數民族、佛教等比較有中國特式題材的畫,這種生意訣要中國人再理解不過。這是做生意的地方,沒什麼人搞藝術,只有盧浮宮(問你死未)附近幾家比較多創作畫。跟畫Botero Mona Lisa的老闆聊天,說這邊的畫普遍都賣很便宜,我問一張A4紙大一點的風景畫竟就賣這麼個十元八塊,難道畫布、顏料、人工、時間不用錢?我看著很心痛。既然都花這麼多心思去蓋展館了,怎麼不把展館包裝好一點?雜七雜八的亂抄一通,無端端在樓梯旁畫個什麼埃及妖后,倒不如善用村裡的空地辦些藝術活動,推廣地畫做個藝術園地,不是既推廣油畫村又吸引遊客嗎?有知名度還愁沒生意嗎?
英國畫家Julian Beever的精彩粉筆地畫,請到這裡。
------------------------------------------------------------------------------------------------------------------------
今天一覺醒來整個下午幫朋友改信,途中樓下阿伯(即是pccw又送電話又送dvd錄影機給他的lucky阿伯,陰差陽錯我成為特派為阿伯效勞的電器修理員)突然打來說看dvd沒有聲音,我沒聽電話,聽完他的留言後沒幾分鐘他又打來我家,我忙得電話也懶得聽。正當我想向陳小姐訴苦,那邊廂msn又傳來朋友跟男朋友分手,以及這位可憐的男朋友患上哮喘的噩耗,結果花了兩小時才勉強安撫這位好幾天沒睡覺的小情人。是天氣不好心情不好還是什麼,幹嗎這幾天這麼多人生活同時出亂子?難道2006年6月18日是全球黑仔日?不然為什麼遠在美國、大陸,甚至香港的人都如此黑仔?
真奇怪。
------------------------------------------------------------------------------------------------------------------------
本來想說龍應台的文章回應一下,寫篇長文,可是當天i-cable作亂所以算了,現在就簡單說幾句。
我同意龍應台批評香港市民對政策及社區不夠關心,我們需要這樣的意識、對社區的投入,而且我認為中國人普遍上比其他民族急功近利及自私。香港人需要面對的事實是中央政府喜歡我們做順民,不喜歡我們「作亂」也不會讓我們可以輕易作亂,但這不是抗拒投入社區事務的藉口,姑勿論我們會否做動亂份子,最少我們要有想法並樂於表達我們的想法。可是殖民地歷史對香港的意義,以及解放軍大樓所在地的象徵意義,龍應台或許不理解或許不同意,但我認為香港人默許政府這樣處理:殖民地歷史我們不是要悉數抹去,但換了當家是不爭的事實,we have to move on;解放軍大樓丟在新界或邊陲之地,那我們的新當家不是很沒面子嗎?
說香港人是順民、社會弱勢也是對的,不過說香港人通情達理或見風駛舵其實更貼切。
1 則留言:
Q博士,索性把你的網址給龍先生看看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