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30, 2006

書單一號

My memory is not to be trusted.

我決定還是乖乖寫點閱讀筆記,以下是最近讀的書,最近……應該說自台北雲遊回來三月開始吧。

1)《 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 》/ 章詒和

這書我看了一半看不下去,那種低氣壓和錐心裂肺的痛,好像在看完《最後的貴族》後沉澱消化,到最後終究吞不下憋不住了。這樣的故事比我們知道的能看到的多得多,就因為知道這只是繁星中的幾夥,更教人難以被低氣壓壓的喘不過氣時抽身爬出來。一個不能承認歷史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的國家,只是一個徒具軀殼沒有將來的國家。 怎麼這一字一句都這麼難寫?根本不應該用這本書作開始嘛……

最近好幾次跟朋友討論近代中國(大陸)發展都氣得要命,比如:

推行簡體字近乎廢棄繁體字,漠視對中華文化根源無可挽救的影響。中國人已經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民族還懂看自己民族的古字,古文古籍現今年青人縱不明所以然,但一字一句還是可以清清楚楚讀出來。然而把這根給拔了,可以想像到對以後歷史、文化的傳承帶來多大的震盪,要是後來想再種這樣的根,就算可以,所花的時間心力又要比貪一時之快所動的工程浩瀚得多。

毫無篩選下全盤吸納外國文化,在長城上開wave party在故宮蓋starbucks,這不只是在葫蘆添洋酒不倫不類,更是砸了老祖宗祠堂燒族譜。我求你們,有什麼在上海蓋好了,我管你是Disney Land還是什麼,儘管蓋在那個本就不中不西虛假的城市裡去。

算了,我說過,愛國愛黨從來不是我生為中國人的前設。

2) 《活著》/余華

我看的是為張藝謀籌拍電影而改編的版本,據說時代背景和當時環境淡化了,而且為保護電影觀眾敏感的神經,結局也沒有原著淒涼。電影主角是鞏琍和葛優,相信有品質保證,幾齣片子下來,發現葛優演小滑頭著實挺神似。自己做了廿幾年人還這麼孤陋寡聞(相信以後亦然),跟余華真是相逢恨晚,《活著》十幾年前已經寫好了,戲也拍好了,現在才發現這個寶,實在太過份。很易看的事,非常的順,沙沙沙書翻兩翻已經一半了(可惜)。

福貴年青時只顧沈迷酒色,到女人玩夠了做也是千篇一律了,就只有賭博能滿足這個紈袴子弟日常白開水的生活,直至連老父想留下來養老的祖房也敗光,他無聊的生活才總算添了色彩。妻女去而復返,他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要好好演皮影戲養活妻女老母,無論怎樣也要好好活著。然而僅僅的活著為何是這樣的難?在某段時間活著似乎是件身不由己的事,要留住身邊人的命亦復如是。原著最後能活著走過這段路的,就只有福貴,和一頭牛,本來氣派不凡的祖宅內三代同堂,最後卻只遺下花果凋零一人一牛,彷彿是那個淒蒼的時代普遍不過的事。

會再補看原著小說,以及近期出版的《兄弟》,唉,又要死人囉。
(兄弟上下冊已買下了,原著小說努力翻閱中,比電影小說再好看欠,余華很有功力啊﹗)

3) 《孽子》 / 白先勇
延伸閱讀:(孽子英譯) Crystal Boys / trans. Howard Goldblatt;龍應台評小說 / 龍應台

《 孽子》又是看晚了十幾年,台灣也已經拍電視劇了。沒有想像中好看,大概是人物太多,沒有太集中刻劃也看不到人物心路歷程,不深刻。或許本身是連載小說,某些人物簡介及情節經常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再好的文字也讓人看着覺膩。看完《孽子》可以接著看《龍應台評小說》,我同意她批評阿青十幾歲的年青人竟然時而過份老練出世,時而青澀,教人摸不著頭腦。可能白先勇不小心代入角色。

4) 《夏濟安日記》 / 夏濟安

嗯,Ryu說是中國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夏濟安雖然害羞純情得很可愛,第一次看時坐在hall can外等外賣,結果笑過不停,在門外等了一個小時,西檸雞飯給人家丟了都不知道。

忘了是怎樣知道這本書,大概也是白先勇的《驀然回首》吧。貴為當代著名文人,三十出頭又具才華,總沒有想過才子背後竟是害羞苦苦暗戀女學生,在走道上偶遇也得樂上半天;女學生幾天沒有上課,便以為自己眼神出賣了心思,女神想要拒絕他,在日記裡要生要死;連話也沒說,手也沒有碰過,就在心裡籌謀跟女孩求婚……我邊看邊笑又夾雜「喂,你唔係呀嘛大佬?」的評語。

夏志清雖是出賣阿哥日記的壞蛋,卻也是《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作者,是中國現代小說史批評的拓荒者,白先勇在《樹猶如此》介紹過恩師這本書。

5) 《福澤諭吉自傳——頑童》 / 福澤諭吉

響應李怡呼籲。福澤諭吉,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人物,著名思想家,創立慶應私塾大學(慶應大學前身),被喻為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
閱讀中。

番外:他就是印在一萬元日鈔上的福澤諭吉san啊﹗

6) The undomestic goddess / Sophie Kinsella

嗯,沒有Shopaholics系列好看。這種題材的消閒書也看太多了:Bridget Jones's Diary, 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 Olivia Joules and the Overactive Imagination,再加上 Shopaholic series 的 The Secret Dream World of a Shopaholic, Shopaholic Abroad, Shopaholic Ties the Knot 和 Shopaholic and Sister。所以嘛,還是模式差不多的,例外的是主角Samantha Sweeting 是精明能幹沒閒暇購物攀談的律師,而不是陷財政危機的天生購物狂。

7) 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 & other essays / Umberto Eco; trans. William Weaver

Umberto Eco當代著名意大利哲學家、小說家,是著名小說 The Name of the Rose 和 Foucault's Pendulum 的作者。看他的文,你會理解睿智是什麼意思。他能把生活中最平常不過最慣常的事拿來大造文章,大大挖苦訕笑,卻又總惹人發笑。書裡的文原刊於文學雜誌 Il Verri 的專欄Diario minimo,後來專欄大受歡迎,於是應編輯及詩人Vittorio Sereni 要求,把文章集結成書。而本書只是 Il secondo diario minimo的部份翻譯。本書點題文章,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我打了下來,可是太長了,另錄,以下錄自How to buy gadgets一篇,講述Eco看飛機購物雜誌看到的稀奇奇怪產品:


I am struck (but i hope not literally shocked) by Omniblanket, which costs all
of $150. At the simplest level, it is an electric blanket, but it can be
programmed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varies from one part of your body to another.
In other words, if during the night your back feels cold but your groin tends to
sweat, you adjust the program accordingly. Omniblanket will then keep your back
warm and your groin cool. If you are nervous and toss and turn in your sleep,
ending up with your head at the foot, then your're just out of luck. You will
roast your testicles or whatever your have in that area, depending on your sex.
I doubt the inventor can be asked to make improvements, because it seems he was
burned to a cinder some time ago.
這個瘋子一定很好玩啊,下次可以看看他認真寫的academic essay.


---------------------------------------------------------------------------------------------------------------------
以上寫於4Jun。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不是啦孽子很好看嘛......(踢石頭)
怎地夏濟安日記在我們手上變成一本笑話書......(夏志清就成為壞蛋?!) 我也在看夏志清的傳記啊。
另外我看了 Big Fish...最大 comment: 那條大魚很醜啊! (這不應該是重點!) 可能之前看了「老豆堅過美利堅」,有點似的故事 pattern......甚至我想起老掉牙的港產片「新難兄難弟」作為兒子的梁朝偉討厭老爸梁家輝老是說不切實際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結果梁朝偉回到過去結識年輕時的梁家輝......(扯太遠了)
最後一句﹕施丹加油啊﹗(根本毫無關係!)

發佈留言